在政策层面,在钟晓敏看来,对不同的民营企业要采取差别化的政策,对一般的中小微企业要实施普惠性的优惠政策,出发点是扶弱,保就业、保收入、保稳定。对大型民企、科技创新型企业要更多地给予鼓励研发投入的政策支持,要让这些民营企业在中国高质量发展中起带头作用,以创新引领发展。
“以前浇水凭经验,现在靠数据。葡萄高效节水项目让我家省了不少钱。”艾海提算了笔账:家里5亩葡萄地,以前大水漫灌一年要花1600多元水费,2024年实施高效节水改造后,一年节省水费500多元,精打细算用水加上科学管护,鲜食葡萄品质也提升了不少。
“跨越‘死亡之谷’需要的不仅是勇气。”他建议,企业家要深入研读相关产业政策,及时对接寻求支持,把握好产业迭代周期,保持耐心与长期主义。“要依托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重点借力研究型大学孵化、战略资本投入和专精特新产业园区,形成从技术突破到规模化应用的完整生态,才能在全球竞争中赢得先机。”
例如,木棉擎天而立,昭示人才事业须胸怀“国之大者”,服务国家战略;凤凰木破土而生,象征新时代技能人才勇闯新路的开拓精神;火焰木抗旱耐瘠、逆势而强,彰显技能人才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工匠精神……
人类的就业权也面临风险。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5年未来就业报告》预测,到2030年全球将有9200万个岗位被人工智能取代,同期可能创造1.7亿个新岗位,形成显著的“岗位替代潮”。此外,由于就业门槛提高,低技能劳动者将难以适应新的就业市场,人工智能的数字鸿沟致使发展中国家岗位流失风险比发达国家高,易造成不同国家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
在安瓦尔总理看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系列全球性倡议,体现了看待世界的独特方式:“全球发展倡议强调包容性进步,全球安全倡议呼吁通过对话实现和平,全球文明倡议提出尊重差异不是和谐的障碍,而是其前提。”
本次AI周特别设置了两大亮点活动——“AI交汇点论坛”和“AI创新集市”。在当天举办的AI周启动仪式暨“AI交汇点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鄂维南分别以《AI+激起交叉科研的新浪潮》《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与科研》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从量子计算与AI for Science等前沿领域切入,深度解析AI技术如何重塑科研范式与教育生态。讲坛还邀请了来自华为、腾讯、商汤科技等头部企业的技术领袖及学术界权威专家,围绕“AI+制造”“AI+教育”“多模态技术革新”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