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瓦尔:在和习近平主席的会面中,我说过,甚至问过,为何他的思想与众不同、如此独特。因为习近平主席强调文化、文明、共享繁荣。在这个时代,这种风范很难在一般政治家身上看到。这与“昌明大马”相一致,都是强调价值观、人道主义、全球视野,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习近平主席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说,我们是要发展经济,但是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历史、文化和文明。所以对我来说这很有意思,因为人们经常讨论经济、技术、数字化和人工智能,这当然非常重要,但我们也要有人文主义精神。只有大国领袖和思想家才能这样高瞻远瞩,而不仅仅考虑眼前的短期需求。
“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成事、办好事、办大事”。做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同行者”、投资中国的“推动者”、中外经贸规则的“对接者”、中外友好交流的“促进者”,将分享更多中国机遇,收获更多发展红利。
《羌山之门》全书共八章,从历史、地理、民俗等多个角度描写了石椅村的全貌,展现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人民的坚强自救和顽强乐观的精神,全景式展现了石椅村由闭塞山村到文旅示范村的蜕变,是一部蕴藏中国乡土变迁密码的佳作。
张弘:总理先生,您在访问中国时曾表示,中马关系在过去50年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且有着更美好的未来。在您看来,两国在过去50年的交往中哪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在未来,中马两国应该在哪些领域继续加强合作,以造福两国人民?
4月18日,2025神仙居第十届中韩国际登山大会在当地举办,数百名韩国登山爱好者如约而至。这是一场中韩登山爱好者之间的双向奔赴,也是仙居始终坚持盘活“山水”资源,激发经济活力的生动实践。
“科技公司如何应对商品在从国际化到本土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在杭州或者大湾区创业,应该如何寻找与自身相匹配的政策?”“初创公司怎样才能留住人才?”……现场,港澳青年的提问一一得到解答。
2025年4月15日晚,习近平主席乘专机抵达吉隆坡,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机场热情迎接。这是习近平主席时隔12年再次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主席在马来西亚媒体发表题为《让中马友谊之船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的署名文章。习近平主席指出,中马两国是安危与共、荣辱与共、患难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是两国共同的谚语,道出了中马命运共同体的真谛。双方要勇立潮头、奋楫争先,共同开辟发展、壮大、繁荣的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