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中的前沿科技也给温菲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感叹道:“感觉像进入了未来。互动性的游戏让我更容易了解大运河,科技的运用让博物馆的体验更沉浸、更有趣味性。”科技正在逐渐改变博物馆观众接触、参与和创造文化的方式,丰富了文化表达形式。正如温菲菲所说,即便是外国人,也能够通过这些视觉化表达和科技应用,非常直观地了解中国文化。
早晨7时许,在警车护送下,“福娃”“凤仪”从动物园启程,民众齐声呼唤它们的名字,并纷纷举起手机留下珍贵一刻。站在记者身边的一位马来裔女生眼眶泛出泪水,不时举手擦拭。
经过交流得知,这位女士名叫叶连娜·舒利戈夫斯卡娅,是白俄罗斯国立文化艺术大学的教师,当天带着学生来“博物馆之夜”活动现场演奏白俄罗斯扬琴“钦巴龙”。这种传统乐器在东欧十分流行,与中国扬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林宇作《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当下趋势与主要任务》主题演讲。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原主任周汉民作《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职教改革》专题演讲;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工程与技术科学院理事会交流与合作委员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府参事吴志强作《职业教育终身学习》专题演讲;芬兰驻华大使馆教育与科学参赞欧力(Olli Suominen)作《芬兰应用科学大学体系的诞生、演变和特殊性》专题演讲;BrainCo强脑科技创始团队成员、强脑科技基础教育研究院院长张胜男作《脑机接口,赋能教育的百年工程》专题演讲;上海市政府参事、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委主任胡可一作《创新·工匠精神的精髓》专题演讲。专家们围绕职业教育如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促进产业创新升级等议题分享了真知灼见。
“一次尝遍合肥美食”活动第三季成为焦点,刘鸿盛、周贵妃凉皮、吴山贡鹅、陶永祥炒货等本地老字号与特色商户齐聚,呈现地道“庐州风味”。同步开放的“磨滩夜画”沉浸式夜游项目与圩圩谷精灵部落亲子乐园,串联起“日游夜演”的完整体验链条,为游客提供多元选择。
与《神奇的九寨》《高原红》等汉语流行作品不同,此次新专辑《天唱》全程以藏语演唱,保留仓央嘉措原诗韵律。“其实融入了很多我们藏族传统的民间乐器和民歌,配上我们管弦乐和现在编配法,所以它是一种全新风格的音乐。”容中尔甲直言,专辑在音乐风格上大胆创新,其中9首作品改编自民歌旋律,仅2首为原创,形成独特的“世界音乐”气质。
展览现场,一幅幅作品吸引观众驻足欣赏。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搭建更多展示平台,挖掘残疾人艺术潜能,助力他们实现人生价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