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当地以“项目为王”理念启动大走廊首期十大工程建设,如今其中的良渚艺创综合体、径山茶文化公园样板段梦山径已开门迎客,让民众看到大走廊带来的真切变化,良渚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工程带动当地村庄进一步实现“村美民富”……此次,覆盖文物保护、文化产业、文旅项目以及民生福祉等领域的二期“十大工程”的推出,不仅令良渚文化大走廊加速实景化,也为余杭以文化促共富的探索凝聚起更高期待值。
外包合作模式迅速激活连翘产业,合作企业出资为200亩连翘地设立保护围栏,安排专人管护,提供种植指导。村集体与企业签订劳动协议,组织30余名村民参与栽种、管护,人均年增收入超1.2万元。
“90后”女生陈雪志捧着刚借阅的《5G万物互联与商业模式变革》书籍,对书房智慧化管理赞不绝口。她说,该书房根据园区企业员工喜好,将哲学类、工商管理类相关书籍放在显眼位置,大家“充电后”工作劲头更足。
据介绍,河泊村蔬菜园区共建有1栋3000平方米的四季棚、4栋400平方米的香菇棚、24栋200平方米的春秋棚,带动2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目前,香菇陆续成熟上市,西葫芦、西红柿、茄子、豆角等各种蔬菜秧苗长势良好。
走进河泊村蔬菜园区的香菇大棚,淡淡的菌香扑鼻而来。3.2万棒香菇陆续出菇上市,村民们穿梭在菌棒间,手法娴熟地将个头大、品相好的香菇采摘入桶,然后装筐、搬运,现场一派繁忙而喜悦的丰收景象。
活动现场,海淀区委卫生健康工委、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海淀区房管局、海淀区城管委(交通委)、海淀区人社局、海淀团区委、海淀区司法局、海淀区委社会工作部、海淀区总工会、海淀区妇联等10部门,通过介绍服务项目和点亮暖“新”地图的形式,接力发布了医疗健康、就餐优惠、居住便利、助力畅行、技能提升、权益保障、服务站点、暖心关爱等8个服务板块内容,推出新就业群体“友好医院”、“海淀食堂”、爱心商户就餐优惠,“社区暖居计划”,充电换电,“小哥学堂”、技能培训“大篷车”,“小哥专属普法律师团”,“全时驿站”,家庭关爱等具体举措。
此外,电脑及其零部件出口291.6亿元,增长24.6%;电子元件出口287亿元,增长19.6%。同期,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211.9亿元,增长4.1%,占9.7%。其中,出口纺织服装71.3亿元,下降9.7%;塑料制品59.8亿元,增长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