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促进消费和投资更好结合”,到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今年以来,扩内需政策持续加码,着力培育和释放经济发展内生动能。
随后,师生团走进“复兴号”列车车厢,亲身体验中国高铁的创新优势。“他们体验过了高铁,印象非常深刻。”英国友好学校师生团领队邓少怀说,英国是铁路的起源地,如今中国已经发展出高铁,很高兴能有机会带英国学生来到这里,看看中国在工业、文化和铁路方面取得的成就。
看投资,我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节能降碳改造等投资空间广阔,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领域投资需求较大,投资潜力释放有基础有支撑。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如平是从慈溪走出去的一名教育研究者。他在活动现场说,杨贤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先驱,“我们要提炼杨贤江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将其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体系中,推动理论创新转化”。
除了OmniPT外,此次会议还系统地呈现了中国在医疗大模型、人机协同、智能诊断等方向的最新科研进展,展现中国团队在数字病理与分子病理领域的技术突破与落地探索。
伴随唐胥铁路的修筑而诞生的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是此次交流活动的重要一站。在这里,师生团了解到浓缩的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业发展史:从9.7公里的唐胥铁路到如今达到16.2万公里的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从时速5公里的“龙号”机车到今天的“和谐号”、“复兴号”列车,以及燃料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动力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新一代智能化B型地铁列车、常导中低速磁浮列车等创新成果。
活动以“红色基因永传承,强国复兴立新功”为主题,通过“事迹报告+访谈互动”的创新形式,展现退役军人扎根一线的奋斗故事,树立新时代退役军人精神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