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可持续航空燃料领域具备全方位的发展优势,为建设全球领先的绿色航空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基础。空客可持续航空燃料与碳移除生态系统负责人克莱尔·考夫曼(Claire Kauffmann)从四方面进一步分析。首先,从原料资源方面看,中国原料资源种类丰富,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可持续航空燃料每年可获得量将支撑起高达1200万吨的潜在产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其次,从能源支持方面看,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风电与光伏装机容量占全球三分之一,电力成本较国际平均水平低20%至30%。再次,从技术与产业基础层面看,中国在生物质转化、煤化工、甲醇制燃料等关键技术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并拥有广泛的产业配套能力。此外,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工程执行力确保了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的快速推进和高效建设。
长期举措方面,王莉介绍,要构建更有韧性的生态系统,与合作伙伴与供应商构建共生、共赢、有韧性的供应链。重点在于深入理解与认识利益相关方,从要求相关方到高度重视相关方感知,从割裂看待到系统平衡各利益相关方间的要求,持续构建利益共享、情感共联、价值共创的生态系统。
作为中国核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南华大学始终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多措并举打造核医融合创新平台,培养新时代核医学人才。韦悦周介绍,团队将继续深耕两大方向:攻克铅-212规模化制备技术,建设吨级钍基同位素工厂,打造全球最大医用α核素生产基地;推动铅-212及铋-212标记药物等新型核药的研发和临床转化。(完)
如今,中国官方将这一天确定为“5·19中国旅游日”,宁海当地也以“霞客文化”为纽带,推动生态旅游与人文传承融合发展,吸引世界各地的文化爱好者和背包客前来探访。
另外,此前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上海市户籍人口达1519.47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为568.05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7.4%。对比可以发现,上海的老龄化程度还在加深。
江淮大地,创新涌动:科学岛上,科研人员加紧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科交会现场,架起成果转化桥梁;科技园区里,企业聚精会神开发产品、打开新市场……科技工作者们牢记嘱托、开拓创新,不断取得新成果、新突破。
今年1月,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实现了1亿摄氏度1066秒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标志着我国聚变能源研究实现从基础科学向工程实践的重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