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深圳青年总会主席李培垭在致辞时表示,每一滴东江水都流淌着祖国对香港的深情厚谊,东深供水工程的建设者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水脉相连”的传奇,新时代的深港青年要主动了解历史,传承东深精神,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为了这枚粽子,馅料调制历经108次试验。”“鳇迹可循”研发负责人高巍现场揭秘产品背后的匠心。据介绍,该产品选用的鳇鱼需经过鳞片检测、年龄测算等多重筛选,确保鱼龄与肉质达到最佳平衡。东北糯米泡足12小时保证软糯,鳇鱼肉手工切成0.3厘米小块,搭配赫哲族秘传野山椒汁去腥提鲜,最终形成“粽叶清香-鱼肉嫩滑-椒香回甘”的三重味觉层次。
据了解,近年来,良口镇着力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应势而谋做好“土特产”大文章。精心打造高山番薯、黄龙带杨梅等乡土特色品牌,通过活动策划、内容供给形成“出圈”效应,提升“土特产”知名度和美誉度。(完)
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特派员崔建春致辞表示,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前形势下,香港青年既要有立足本土的担当,更要有胸怀家国的意识,才能在世界变革浪潮中找准方向。(完)
“建一个博物馆在山上,可能不太符合市场逻辑,但这给了我们一个安静的空间,去做文化的研究和传播。”王小梅1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选择将博物馆建在乡村,既是回归精神原乡,也是对传统文化实践的探索。
展厅之内,文化之美浸润人心;走出展厅,如何让体验感在生活中持续?对此,文博人不断思考、实践,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博物馆热”从馆内延伸到了馆外。
步入展厅,各样式的民族服饰垂悬于光影间,蓝白交织的蜡染布上,太阳纹、星辰纹等古老纹样层层叠叠。馆内,观众可驻足纪录片放映厅,聆听传统手工艺人的口述史;可踏入书屋喝着咖啡翻阅《蓝花叙事》等书籍,还可用蜡刀勾勒纹样亲自体验蜡染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