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侨青是上海市侨联青年总会重点拓展的新生力量,目前我们正联合上海全市侨青组织及海外友好社团全力扩充这个群体。如今,‘90后’侨青群组已汇聚了88位来自各行各业的侨界青年才俊加入。”在上海市侨联青年总会会长姚珩看来,“90后”侨青以国际视野融合本土情怀,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是侨青群体“敢闯敢为、开放包容”精神的生动写照。
实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行动计划、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加快数字技术赋能;适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发布“一老一小”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等税收优惠政策……这些举措无一不是在关键处发力,无一不是旨在释放内需潜力。
据悉,今年1月9日,拱北海关与澳门特区政府市政署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对于从内地正常贸易渠道进口的国外水果,可通过拱北海关辖区注册登记的出境水果包装厂供应澳门。
“新的环境下,无论香港还是内地企业,都需通过创新科技赋能,强化产业链和产品竞争力,以吸引国际市场的需求。”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生产力局)主席陈祖恒如是说。
上海市青少年足球联赛作为上海青少年足球最高级别赛事,比赛周期覆盖全年。近年来,参赛机构、球队、运动员数量逐年攀升,涌现出一批入选国字号的优秀苗子。赛事经过五年的积累沉淀,在体教融合、社会协同的合力下,赛事实现了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由“初创探索”转向“成熟体系化”。
2025年,上海市青少年足球联赛设有精英组、提高组和普及组,组别覆盖男、女U8、U9、U10、U11、U12、U13、U15、U17年龄段。其中4月至6月将率先展开男、女U8至U12组别的争夺,158支队伍将进行815场比拼。(完)
务实促进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互联互通。如,依托海南自贸港“零关税”、加工增值货物内销免征关税等政策,鼓励支持东盟企业围绕海产品加工等在海南投资设厂;依托“中国洋浦港”的特殊政策,通过共建港口联盟、共同制定豁免查验商品目录、共同实施“认可经营商计划”等方式加强与东盟国家港口的对接,打造连接两个市场的航运枢纽港。设立中国—东盟海洋博览会,把海南自贸港打造成为中国—东盟贸易、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