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中的前沿科技也给温菲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感叹道:“感觉像进入了未来。互动性的游戏让我更容易了解大运河,科技的运用让博物馆的体验更沉浸、更有趣味性。”科技正在逐渐改变博物馆观众接触、参与和创造文化的方式,丰富了文化表达形式。正如温菲菲所说,即便是外国人,也能够通过这些视觉化表达和科技应用,非常直观地了解中国文化。
中马合作11年来,熊猫中心与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围绕大熊猫饲养繁育、疾病防控、公众教育、人员交流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交流,不断提升大熊猫保护工作水平。旅居期间,大熊猫“福娃”“凤仪”成功繁育成活3胎3崽,分别为“暖暖”“谊谊”“升谊”。3只大熊猫已于2023年8月底前平安回国,目前健康状况良好。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儒家文明外译传播中心”揭牌仪式。该中心由中国外文局与山东大学共建,将以齐鲁文化为纽带,系统推进儒家经典外译与国际传播研究,打造服务国家战略的翻译通道。(完)
当天,在柬埔寨某空军基地,中柬“金龙-2025”联演中方参演部队还举行装备展示及交流活动,向柬方参演官兵展示搜救直升机、救生绞车、特种救生装具等装设备。
经过交流得知,这位女士名叫叶连娜·舒利戈夫斯卡娅,是白俄罗斯国立文化艺术大学的教师,当天带着学生来“博物馆之夜”活动现场演奏白俄罗斯扬琴“钦巴龙”。这种传统乐器在东欧十分流行,与中国扬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同时,“银雀山简书探兵学”活动吸引数千名学生在实地参观中,走近中国古代兵学文化、简牍文化的世界;“回溯历史 展望未来”518主题讲解活动邀百余名观众和讲解员一起穿梭历史长河;“云游文博 邂逅匠心文创”直播活动,通过线上互动形式,让公众近距离感受馆藏文物的魅力。
上午9时许,中国海军长白山舰、攀枝花舰和广元舰悬挂满旗,欢迎前来参观人员。中方引导员引导柬方官兵有序登上飞行甲板,走进直升机库,参观驾驶室以及相关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