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极具科幻感的“变身赛博机器人”互动实验登场时,活动被推向了高潮。一名学生佩戴上特制肌电传感臂环,其手臂肌肉产生的微弱电信号,通过无线装置与机械手实现实时联动。学生握拳、挥手、伸展手指时,机械臂同步完成抓取、翻转等动作。黑克尔解释道:“我们的肌肉电信号能够变成机器人的‘语言’,利用的是生物电信号识别技术,在未来,这项技术可能会广泛应用于假肢控制、远程手术等领域。”这奇妙的一幕,让“人机共生”的未来图景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探索的种子。
另一方面,科研成果突破实验室围墙,还需碰得上“热资源”。为破除高校科研人员“不敢转”“不能转”“不会转”的诸多问题,复旦近年先后出台《复旦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赋予科技人员职务发明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管理办法》等文件,建立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管理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融合的统筹协调工作机制。今年4月,金力还表示,复旦大学将出台知识产权归属、收益分配机制及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等,以“科技成果高质量高效率产业化”为核心,加速复旦大学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科技企业与企业家。逐渐贯通的科创全链条,让科研成果转化开启加速跑,越来越多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结出硕果。
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的李志飞,最初是在北京工作。2021年,当鄂尔多斯市政府投出求贤的“橄榄枝”,他决定和这座城市建立联系。他看中了当地企业伊泰集团的发展潜力,“这家企业吸引我的主要原因,就是能搞‘煤制油’研发。”
下课铃声响起后,孩子们依然围在实验台前,不愿离去。这场精彩绝伦的实验秀,已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科学的种子。“科学无国界,好奇心是人类共通的语言。”这是黑克尔始终坚定的信念。他将中国行首站选在沈阳铁西,正是看中这里深厚的工业文化底蕴与蓬勃发展的科创教育生态。
尤其是对于“全想要”的国乒而言,兼顾单双打的难度可想而知。毕竟巴黎奥运会后,王楚钦复盘比赛时就曾提到,自己没能适应奥运会身兼三项的比赛强度,而赛会二号种子张本智和/早田希娜也曾在双打赛场止步首轮。
据介绍,重庆气象局于5月20日、21日连续发布重要气象信息专报(暴雨四级预警):预计21日夜间至22日白天,重庆梁平区、万州区、开州区、綦江区、南川区、万盛经开区局地大暴雨(150至180毫米);最大小时雨量50至80毫米。
特种旅游的“特”字,在新疆还有更多维的诠释。得益于环塔赛事与旅游深度融合,赛事沿途,选手与观众还可以感受独特文化脉搏:从麦盖提县到于田县,卡姆艺术表演、“新疆曲棍球”——麦热球、艾德莱斯绸织造演示轮番上演。特种旅游不仅是冒险,更是对文化交流交融的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