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来接受康复的中途失明者张丽萍告诉记者,失去光明前她很喜欢在朋友圈记录自己的生活,但失明后,她的朋友圈停更了很久。如今,通过在“光明之家”的学习,她又开始重新更新朋友圈,也开始愿意走出家门,拥抱世界。
上午9时许,中国海军长白山舰、攀枝花舰和广元舰悬挂满旗,欢迎前来参观人员。中方引导员引导柬方官兵有序登上飞行甲板,走进直升机库,参观驾驶室以及相关装备。
荔湾作为十三行商埠文化核心区,曾是侨批局聚集地。荔湾区博物馆宣讲员黄逸辉表示,“情系桑梓荔湾侨踪”从陈家祠延伸至聚龙古村,通过李小龙祖居、詹天佑故居等展现华侨反哺乡梓赤子心;“千年商都荔湾侨印”聚焦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广州十三行博物馆,解码华侨推动中西文明互鉴历程。
中国音乐家协会合唱联盟副主席、作曲家李仲党表示,原生态唱法凝聚着少数民族的文化基因与生活智慧,建议尝试在保留原生态唱腔韵味的同时,融入现代和声、节奏与编曲技巧,调整声部编排,结合舞台表演形式的创新,让古老的民族之声与现代音乐审美碰撞交融。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于涛出席开幕式并表示,培养高端翻译人才,要以创新为导向,各个DTI(翻译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可借鉴“科技小院”“订单式”培养计划等,探索差异化、精细化的培养模式。要坚持系统思维,高等院校、用人单位可以搭建机制性的合作平台,以翻译项目为支撑开展联合培养,通过共培双师队伍、共研实用案例库、共创特色课程等合作方式,构建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供需匹配、双向融合的工作机制。
此次交流会以“精准匹配供需、推动务实合作”为核心,建立了“会前需求摸底—会中路演推介—会后跟踪服务”全流程机制。会上,黑河市政府、珠海市投资服务署、阿穆尔国际商务合作中心、哈尔滨市广东潮汕商会等分别作了宣传推介,多家中俄企业现场达成合作意向。(完)
“一座真正的国际文化大都市,不仅要有‘大而全’的博物馆,还要有各种特色鲜明、‘小而美’的文化空间。”寻婧元希望,未来能有更多非国有博物馆加入上海的文化版图,形成多元共生的社会大美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