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矿文工团成立于1947年东北解放区,是国家级艺术院团中历史最悠久的单位之一。2005年,加挂了“中国安全生产艺术团”的牌子。2018年9月,转隶到文化和旅游部。
“这里不仅有浓郁的民族风情,还可以逛集市、喝咖啡、看展览,是个宝藏地。”在万峰林游玩的香港游客李旻珍说,夜伴繁星入睡、晨伴田园苏醒,这里让人回归到了“慢生活”。
“没想到救生员的头盔这么沉,我都拎不起来。”五年级学生陈伊洋此前对海上救捞工作知之甚少,在试戴专业潜水头盔后,感叹救生员工作的不易,希望更多人能够了解他们的工作。
今年36岁的李樟煜,已经在残疾人自行车项目征战多年。2012年伦敦残奥会,他第一次实现了残奥冠军梦。接下来,从里约到东京,再到巴黎,他带着梦想破风前行,每届残奥会都有金牌入账。据介绍,李樟煜获得的各类国际赛事奖牌已有50多枚。
连日来,范薇在插画小镇遇到了来自全球各地的艺术家们,即便语言不同,也能通过彼此的作品实现艺术交流。她发现,全球化背景下,许多插画作品已难以分辨来自哪个国家、哪个年龄层,不同文化的交汇为插画家们打开了思路。她还发现,当下中国插画界涌现出许多年轻面孔,“他们的作品大多具有全球性视角,眼界和思路都很开阔”。
在运动学特性实验研究方面,利用结构光三维相机,采集航天员特定工作场景下的三维结构光视频,获取航天员在微重力环境下的运动学数据,分析其舱内操作和运动的姿态特点和规律,为工效学设计与评价、优化在轨任务规划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在精细动作控制研究方面,乘组使用精细动作测量仪等设备及相关实验软件,完成滑动测试、记忆滑动测试,测试结果将用于开展长期在轨飞行中航天员精细动作控制的变化规律及适应性学习机制研究。在运动骨肌受力研究方面,航天员利用肌肉结构与功能测量、足底压力采集等专业设备,采集飞行中不同负荷状态下跑步、抗阻运动的足底压力、关节运动学数据和运动图像,获取不同运动状态参数与足底压力的映射关系。在泛血管血流谱学研究方面,乘组通过血管超声检查收集不同在轨时长下的相关数据,助力地面科研人员探索失重环境下泛血管复杂网络血流谱演变规律,建立具有预测在轨航天员健康状态能力的模型。
《地出:人类初次看见完整地球》中文版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另一位译者为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许永建。当天分享会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原所长张柏春、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应邀参加,并和读者互动交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