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核心节点,内蒙古的“桥梁”角色被伊苏视为“区域发展的密钥”,她以亲身参与的案例,展现内蒙古自治区如何在地理上连接着中国与蒙古国,并且更广泛地连接着亚太地区。“通过跨境贸易、文化节庆、学术交流和媒体合作,内蒙古加强了我们各国人民之间的联系。展望未来,我相信内蒙古将继续大放异彩——成为绿色发展的领军者、区域合作的枢纽以及文化与创新并驾齐驱的地方。”
“希望让台湾民众感受到沙县小吃的温度与真诚。”郭煜杰表示,未来,也拟将沙县小吃带入台湾的网络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喜欢这些简单、朴实的美食。(完)
“人太多了,昨天我迟到了5分钟就没有拿到学习资料,今天我专门提前来。”义乌商户陈海红说,今年是她做外贸生意的第19年,她明显感受到越来越多外商喜欢亲自来市场谈价格,而不是像过去那样通过外贸公司下单。
六、我们重申,愿在重点领域开展合作以应对全球性挑战,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和国际法,一致认为区域和多边合作对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包容、平衡发展至关重要。
“现在我们与高校科研团队、通信企业建立了‘政企学研’合作机制,率先将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引入蛋鸡养殖。”郭燕明告诉记者,通过在鸡舍布设传感器,温湿度、空气质量、饮水量等养殖数据得以实时采集,构建起全链条智能管理系统。“依托智能管理系统,公司的青年蛋鸡厂房实现了全自动养殖,人工效率提升400%,鸡蛋产量和品质同步跃升。”
2025两岸青年微短剧网络大赛鼓励两岸青年以影像为纽带,用微短剧、短视频等形式展现当代青年的时代思考与创意表达,传递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丰富内涵,促进两岸青年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为两岸融合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贺兰县有着“西北适水产业第一县”的称号。近年来,贺兰县适水产业蓬勃发展,水产品产量连续九年实现稳定增长,2024年全县养殖水面稳定在5.8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5万吨,同比增长2.3%,年产值达9.47亿元。为实现渔业高质量发展,贺兰县还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上海海洋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不断加大渔业科技投入,渔业发展呈现出良种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的良好态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