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hatGPT到DeepSeek,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与此同时带来了不少新机遇与挑战。在未来,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竞争格局将如何演变?东西方之间在人工智能领域内的合作有何交流空间?未来人工智能发展路在何方?南昌大学元宇宙研究院院长闵卫东近日就此接受“东西问”专访。
一头是拓市场、抢订单的出口;另一头,是打通全链条、增加进口、保障国内消费供给。在海南,一家食品企业凭借“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布局,从源头保障国内市场的原料供应。近年来企业将目光投向菲律宾、越南等东南亚核心椰子产区,自建及合作椰林面积超过3万亩。2024年进口椰子超两亿颗,今年前4个月进口额同比增长80%。
中国和希腊分别是东西方古老文明的代表,为人类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2023年2月,作为双边关系发展和世界文明交流的标志性成果,由中希两国高校联合成立的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在希腊雅典揭牌。
当前,通过“品牌溢价+本土化运营+数字渠道”战略矩阵,依托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赛道与新兴市场布局,叠加政策、金融、服务多维支撑,浙江制造正实现向全球品牌的跨越式转型。
在人工智能发展的道路上,交流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技术需多交流,而不是进行垄断与恶意竞争。不论是在人才交流、国际标准还是立法方面,东西方之间都有很大交流空间。例如,人工智能领域要格外注重数据安全,大模型会不断产生各类数据,在国际层面,东西方需要共同承担保障数据安全的责任。
上海5月10日电 (记者 陈静)在10日举行的上海杨浦第二届文明生活节上,由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甘肃省文联副主席金淑梅团队带来的“健康敦煌舞”让民众眼前一亮,动听的音乐、妙曼的舞姿令人静心、养眼。
在青岛的一家海工装备制造企业生产基地,龙门桥吊正高强度运转,船坞中排列着待交付的平台装备。3座即将发往沙特的海工平台已全面完工,即将交付。